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对“肖某、董某莹事件”完成调查,并于8月15日公布最终处理结果。该事件涉及医疗行为、医学教育、学术诚信等多个方面,引发社会关注。
图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页截图
原本以为这又是一起普通的学术不端案例,没想到调查结果揭开的,是一连串令人震惊的失范行为——从手术室中途离岗,到婚内不正当关系,再到成绩单造假、论文抄袭,情节之复杂、影响之恶劣,几乎像一出集医疗失职、学术舞弊与道德失守于一体的现实剧,直击医学教育与医疗体系的多重敏感神经。
事件中的两位主角均付出沉重代价。中日友好医院原胸外科医生肖某,在2024年7月的一台手术中,因与工作人员发生争执,擅自离开手术室,导致手术中断,严重违反医疗安全规定。此外,其在婚姻存续期间与董某莹存在不正当关系,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目前,肖某已被开除党籍、解除聘用关系,医师执业证书被依法吊销,并被禁止从事医疗卫生服务五年以上。作为一名执业医生,其行为不仅背离了职业操守,更将患者生命安全置于险地,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而北京协和医学院原学生董某莹,则从“天之骄子”跌落为学术造假的反面典型。调查发现,其在2019年报考“4+4”试点班时,提交的本科成绩单中4门课程学分系伪造,不符合报考资格;其博士学位论文主体部分与他人论文重复率超过20%,构成抄袭,同时还存在重复发表、不当署名等学术不端行为。协和医学院已撤销其毕业证与学位证,北京市卫健委亦撤销其医师资格与执业证书,并终身禁止其从事医疗卫生工作。
调查还发现,北京科技大学有相关人员为董某莹伪造成绩单提供帮助,北京协和医学院、中日友好医院等相关单位在招生审核、论文答辩、临床管理等环节存在把关不严、管理不到位的问题。目前,5家相关单位已被责令整改,19名责任人分别受到诫勉、警告、撤职、留党察看、暂停招生资格等处理。
此次事件暴露出个别人员诚信缺失、纪律意识淡薄,也反映出部分高校和医疗机构在管理制度执行和日常监管方面仍有薄弱环节。有关部门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医学教育全过程管理,规范医疗行为,推动行业风气持续向好。